2021機車漂泊行 Day6
20211120-20211125
1125
走臺9丙線,經鯉魚潭,09:07遇到2021花蓮紅面鴨歡樂派對盒
2021花蓮紅面鴨歡樂派對盒,紅面鴨從原本彼此面對面,被風吹成兩隻都面向觀眾
走產道上鯉魚山,望山頂的發射站
大白來到鯉魚山產道通車終點
接到一般的步道
目前往鯉魚山山頂多是金屬棧道
09:38抵鯉魚山,標高601M,三等三角點4302號,臺灣小百岳之一
北面左側為白葉山和右側也是小百岳的初音山
右側白葉山與左後方夫婦山
北望,可見七星潭與民用及軍用機場
鯉魚山觀景台
海岸山脈
佔地廣大的東華大學
望海岸山脈南側
拉近一點看遠雄悅來大飯店、月眉山、木瓜溪匯流至花蓮溪等
下山途中展望,天氣好時可看到奇萊連稜,但至今都還沒在花蓮看過
應該是米亞丸部落
下山途中望花東縱谷
像一道牆的白葉山
白鮑溪上的特殊橋
10:30白鮑溪過溪處,自此折返
白鮑溪上游
白鮑溪的蝌蚪
白鮑溪自行車道終點
回望鯉魚山,可見山頂的發射站
10:42,臺9丙線終點
花蓮Mr. Sam山姆先生咖啡館
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往自強外役監獄的筆直路
雨後山嵐
舞鶴台地上的掃叭石柱(撒奇萊雅語:satukuay;阿美語:Satokoay)
掃叭石柱說明
紅葉溪
12:16,北回歸線標誌
海岸山脈雨後山嵐
12:42,整建後的玉里車站
客城橋
海岸山脈雨後山嵐
樂樂溪
11月還是有稻作
筆直的長富大橋
13:18花蓮富里稻草藝術季作品
富里南望
依舊吃家鄉池上便當13:45
關山鎮市區的高架鐵道與都蘭山
關山鎮市區的高架鐵道與筆直的臺9線
鹿野高台展望鹿野溪,山區正在飄雨
鹿野高台展望鹿野溪、卑南溪及都蘭山
鹿野高台展望龍田
鹿野高台展望都蘭山,山腳有鸞山部落
鹿野高台展望都蘭山
鹿野高台草皮
鹿野高台北端簡易觀景台上北望花東縱谷
15:55望知本
15:57臺9與臺11岔口
轉進鄉間小路,望臺東市區及華源海灣
16:15太麻里車站前
2021南迴藝術季,千禧曙光紀念園區
《潮‧南》
簡介:來自臺灣的林子堯,從學生時代就深深迷上馬賽克藝術,
他認為馬賽克超越繪畫、設計,在作品還沒有完成之前,永遠不會知道將呈現出什麼樣驚人的效果!
在這次的作品「潮‧南」中,林子堯將台灣文化中的藍白拖製作成一種新時尚,
將鞋子創作在沙灘上,邀請觀者一起脫去繁重的鞋,解放雙腳來感受南迴與大海的魅力!
當你面向一望無際大海的同時,也能感受你的足跡與當地文化的交匯。
2021南迴藝術季,千禧曙光紀念園區
《行走的意識》
簡介:Idan Zareski (伊丹・扎勒斯基)是來自以色列的藝術家,同時也是旅遊世界各地的旅者,創作受多元文化影響。
令人驚訝的是,Idan Zareski從未參加過任何藝術或解剖學課程,作品都是跟隨自己的直覺和情感創作,
此外,出類拔萃的創作能力使他能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作品!
不只展現坦率而悠閒的雕塑,也展現了他對藝術天生的情感與才能。
此一「Bigfoot」系列創作於拉丁美洲,他希望藉由作品能夠讓觀者反思:「我們是誰?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活?」,
並藉此呼籲人類要和平、希望與團結。
《行走的意識》我是誰?我究竟為什麼而活?
都蘭山、海灣、疊石
金崙大橋上
金崙
2021南迴藝術季,大武南濱休憩區
《通往天堂的階梯》
簡介:創作者為來自南非的Strijdom van der Merwe(斯德瑞東.范德莫威)與來自臺東的周聖賢。
Strijdom van der Merwe擅長將創作元素塑造成幾何的形式,將藝術品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的關係凸顯出來。
而周聖賢則擁有一雙巧手,從事工藝創作超過 5 年,對他來說,工藝連結了文化和生活,他希望能用藝術來傳達部落的故事。
而此一作品「通往天堂的階梯」象徵希望、永恆和夢想,引領觀者通往未知、充滿神秘和歡樂永恆的地方。
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通往天堂的階梯,不過在南迴這座看得見的天梯,正提醒著人們應正視並勇於實踐夢想!
17:27,臺9線420K
17:28,此時天已頗黑
17:39轉臺9戊線,途中望下方南迴改
17:45區間測速起點,18:00壽卡,18:07臺9戊線終點與18:29臺9線終點休息
18:45續行,19:11水底寮,19:15戰備道,19:27南州交流道岔路,19:33潮州
19:40臨時起意至潮州吃燒冷冰,19:52啟程
Day6-376.4 KM
6天共計1227.8 KM